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家长狠打孩子属违法 监护人施暴将被撤销监护权

新华网    2016-03-01    

  家长狠打孩子不再“天经地义”、购买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CADR)、累计净化量(CCM)、能效等级和噪声四项指标……3月初始,一批新规将正式施行,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同居暴力精神侵害违法
  
  我国首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今起施行。反家暴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也意味着,“暴打老婆和孩子”、“辱骂恐吓老人”这类在个别家庭里看似”天经地义”的行为,今后将违法。
  
  针对常见的未婚同居现象,反家暴法明确: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空气净化器有了新国标
  
  以往遇上雾霾天,消费者买空气净化器不太了解如何挑选,今后他们将有标准作为“参考”。今起,新国标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将正式开始实施。新标准明确了空气净化器的核心参数是“洁净空气量”(简称CADR值)和“累计净化量”(简称CCM值),即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净化能力和净化能力的持续性。
  
  承办食药举报60日内出结果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今起实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畅通“12331”电话、网络、信件、走访等投诉举报渠道。投诉举报承办部门应当自投诉举报受理之日起60日内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投诉举报人提出的有关食品药品安全隐患、风险信息、监管建议,各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应当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参考。
  
  未经同意转移房产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今起实施。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不动产物权与登记、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善意取得等作出了相应规定。老百姓买房最怕交付房款之后,房却拿不到。《解释》第四条明确,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
  
  五点解读《反家暴法》
  
  增设人身安全保护令
  
  当事人因遭受家暴或面临家暴现实危险时,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该令由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并由法院执行。
  
  监护人施暴将被撤销监护权
  
  监护人实施家暴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精神暴力也算家暴行为
  
  除殴打、残害等行为外,经常性谩骂等方式实施的精神等侵害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
  
  法院助力解决举证
  
  受害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依职权调取、收集、保全相关证据。
  
  告诫书可做法院审理依据
  
  如实施家暴的加害人在公安机关处理后,如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将接受批评教育,同时可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可以成为法院审理涉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
  
  法院提示
  
  微博等信息可被采纳为家暴证据
  
  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将于今天正式实施,标志着家庭成员合法权益将得到法律层面的保护。不过家暴因具有隐蔽性、复杂性、持续性等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常面临举证能力弱等情形。昨天,北京西城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针对涉家暴离婚案件中常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提示。
  
  据西城法院统计,该院自2014年7月组建家事审判庭(民六庭)专门审理婚姻类、收养类、监护类案件等当事人间具有特殊身份关系的案件以来,年收案近3000件。其中可能涉及家暴因素的案件主要集中在离婚案件、赡养案件,家庭暴力一词常见于当事人离婚诉讼起诉书中。
  
  西城法院民六庭副庭长张爽表示,家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持续性等特点,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家暴并给予足够的法律评价却面临着当事人维权意识差、举证能力弱、双方时常存在互殴情形、双方事后和好、案外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困难。虽然不少当事人在庭审中诉称曾遭家暴,但因上述原因导致法院最后认定家暴案件数量还不到总数的10%。对此,张爽称法院将协助调取出警记录等直接证据,作为认定依据之一。必要时还将向妇联、住所地居委会、邻居等调查取证。“适当拓宽证据形式,包括加害人的书面保证、悔过书、具有认知能力的未成年子女证言、有旁证支持的视听资料、网络聊天、微博等电子信息也可被采纳作为认定家庭暴力的证据。”(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 黄晓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