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市小学新生人数创5年新高
2014-06-30 11:10:00
作者: 楚天都市报

  “从去年秋季开始,电子学籍全国联网,2008年9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均无法获得学籍。年龄未到者,不予审核。”“户口本、房产证、出生证明、入住证明等缺一不可。对口片区的房产证不属孩子父母的,也不予审核。”昨日,武汉光谷地区热点小学——光谷第一小学开始新生报名登记,由于学生和家长太多,校方不得不请来警察维持秩序。

  据统计,由于今年恰逢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入学,武汉市小学新生人数将达7.8万人,创5年来新高。

  家长凭号牌分时段入场

  “40号至50号家长可以进了。”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光谷一小看到,数十名家长围在门口,他们手里都拿着一张校方发放的临时纸质号牌,等待进校为孩子报名登记。“学校设了7个资格审核组,每组对应一两个社区。家长到场后先领号牌,再分时段入场。”一位招生老师介绍,家长拿到号牌后,就知道自己登记的大致时间,可以先去忙别的事,没必要一直等在校门口。

  手拿82号号牌的郑女士说,她家住在阳光城小区,是光谷一小公布的对口片区。“今年要上学的孩子好像格外多。”她说,她上午8点多就来了,以为时间还早,没想到先到者那么多。“在我后面还来了很多家长,仅仅我们那一组,估计就有100多人。”

  “我们已经预计到今年报名的孩子会多一些,但没料到这么多!”光谷一小一位负责人说,“学校通知上午8点开始登记,但不少家长清晨6点左右就来排队,我们事先准备的几百张号牌很快就发完了。今年学校计划招生500人左右,但前来登记报名的多达上千人。”

  一位招生老师笑称:“从报名情况看,属猪的孩子比较多,看来‘金猪宝宝’很受欢迎。”

  据武汉市教育局统计,今年该市小学适龄新生人数约7.8万人,为近5年来最高。该局发展规划处一位负责人分析:“近年来小学入学人数持续增加,使得一些热点学校的入学矛盾越来越突出。”

  小测验成绩不影响分班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妈妈在哪里工作?”上午10时30分许,在光谷一小报名处,一名老师耐心地与前来登记的小朋友沟通。7岁的黄敏佳表现得很淡定,对于老师的问题,她都能对答如流。聊完天,招生老师问她:“你会背唐诗吗?”这下小敏佳来了精神,清清嗓子,朗声背诵起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一旁的妈妈有点着急,碰碰女儿的胳膊提醒:“老师让你背唐诗。”

  “没事没事,背这个也挺好。”老师笑着说,“小姑娘真棒,能背这么好的文章。上学后,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小敏佳认真听着,一个劲点头。

  与小敏佳相比,6岁的邓怡显得十分紧张,小手在桌下不停揉搓着衣服,眼睛望着一旁的妈妈,露出求助的表情。

  “2+5等于几啊?”负责测试的老师和蔼地问。小邓怡在桌下扒拉着手指头,然后小声说:“等于7。”“那6+5-2等于几啊?”小邓怡有些慌乱,抬头看看妈妈,小嘴一瘪,有了要哭的意思。妈妈赶紧安慰他,老师也鼓励他慢慢想。平静下来后,他才慢吞吞地说:“等于9。”

  “我们只是和孩子简单交流一下,考查他们的口齿是否清晰,反应能力如何,答得好坏与否都没有关系。测试成绩只是参考,并不是划分班级的依据。”负责测试的一位招生老师说。

  老人戏言“过五关斩六将”

  “对不起,虽然家长的房子在对口片区,但孩子的户籍不在对口范围,所以她的入学申请只能是‘待审’。”在现场,资格审核组老师对一位家长说。

  记者发现,光谷一小对报名学生的材料审核十分严格。

  该校要求,新生报名时,除了孩子本人和父母到场,还必须出示户口本、房产证、出生证明、物业开具的入住证明、保健手册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家三口的户口所在地要与房产证一致,否则学校有权拒绝接收。

  一位家长拿着父母的房产证前来报名,强调孩子的户口与老人在一起。当招生老师询问这位家长自己是否有房时,他顿时支支吾吾起来。为此,老师请他先填表登记,并明确告知:校方会到房产部门查询情况,一旦发现家长有房,该校有权拒绝接收他的孩子入学。

  一位家长向记者透露,今年5月,光谷一小就进行了一次“初审”,孩子和家长在所在社区进行登记。昨日的报名登记相当于“复审”。现场审查完房产证、户口本等证件后,老师会引导孩子进入教室面试。

  “这还不算完,还要入户调查。”等在校门口的一位老人说,按照惯例,在录取通知书发放前,学校老师还要逐户走访,防止“人户分离”。“上个小学都这么难,简直是‘过五关斩六将’啊!”老人感叹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安徽省教育厅 2020-08-07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