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心理抗“疫”:即将复工,亲子关系尚未修复怎么办?

      2020-03-30    

点击进入:在线心理咨询

  疫情当前,为更好地帮助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居民做好个人心理防护,呵护心理健康。日前,由楚天都市报联合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开设“心理抗疫 专家行动”专栏,该专栏在疫情期间,为大家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并带来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

本期主讲人是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成员、湖北师范大学心理中心邓黎崇老师。

你知道孩子的真正需求吗

邓黎崇

当前,疫情持续好转,人们已陆续开始复工返岗,但抗疫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仍值得我们反思、总结。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假期延长,家长和孩子从没有这么长时间的“面对面”相处,时间久了,“大眼瞪小眼”成为不少家庭的常态。于是,一线的“战疫”没打完,家庭的“战役”却吹响了号角。

有一对姐弟,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父亲指责女儿,认为作为大学生姐姐要让着中学生弟弟。可这次姐姐并不买账,与父亲进行了激烈的争吵,不管父母怎么说,情绪就是难以平复,最后把自己关在房间,连续几天不跟家人说话。这位父亲难以理解,他说,他从没这么长时间呆在家里,也没这么强烈感受到女儿对自己的不满、抱怨和愤怒。即将复工的他,对女儿很担忧。

在这个特殊时期,不少父母遇到类似的家庭困扰,尤其是常年不在家,对孩子缺乏陪伴,更容易激起孩子长期累积的负面情绪。现如今,疫情好转,大人们陆续返岗复工,孩子们复课还有一段时间,而孩子的怨恨、隔膜并未消除,因此,大人们的担忧更是普遍。

这是亲子关系中的危机还是转机?又该如何去应对?

首先,家长要主动觉察孩子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负面情绪背后,都有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家长要去寻找孩子情绪背后那个真正需要是什么。这需要家长在孩子每一次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去认真体会和觉察,当我们找到孩子的真正需要时,就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满足这个需要。比如,引发姐姐不满情绪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具体的一件事,而是长期以来父母对自己和弟弟的区别对待,想要得到父母同等的爱的需要一直没有得到满足。

其次,家长要用心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它是一种能量,一旦出现了,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疏解的管道。家长需要用心去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去觉察孩子的情绪与疫情有关,还是与疫情无关,尤其是那些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更要用心感受和呵护。家长只有明白,对于孩子来说,需要长期不被看见甚至长期被拒绝是很大的挫折,才能更好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第三,家长要尽量避免不当的应对方式。

当孩子爆发激烈情绪时,有些家长采用“不否定、不说教、不训斥、不走开”的原则,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也有的家长会弃置不理,任孩子发泄情绪;还有的家长会怒发冲冠,以更加强烈的情绪回应孩子,通过一通大吼甚至一顿暴打来控制局面。可是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威力”越来越弱,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糟糕,我们需要明白,孩子的情绪需要的是理解,而非二度惩罚。

第四、家长要用实际行动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已经复工的家长,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首先,要制定计划。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其次,要检查落实。家长可以在工作间隙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查看孩子的学习状况,下班后仔细检查,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最后,设置合理奖惩机制。孩子当天表现好,可以适当奖励,相反,就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总之,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的指导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讲究方法,要有艺术,更要有恒心和毅力。

第五、家长要注重和坚持生活中的点滴积累。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缓慢的、点滴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家庭来说,也只有父母和孩子相处愉快,才能和谐幸福。父母在平时要优化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陪伴孩子的机会,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倾听,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增加彼此的信任。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也要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多跟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尊重、信任、支持和鼓励孩子。

最后,我也想告诉孩子们,请你再端详一下每日为了家庭的生活不得不出门劳作的父母,他们并是不完人,他们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无法随时随地满足你的需要,也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

希望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互相能看见,互相被看见。(中国教育在线 楚天都市报)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