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拿大奖、做志愿者……这位武交院少年不断奔跑!
2023-04-20 15:48:00
作者:
  高高的个子,身材修长而挺拔,黝黑的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待人温和有礼,这是胡倍达给人的第一印象。
  胡倍达出生在大悟山区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因为受过伤,不能从事很重的劳作,文化也只有小学程度,起早贪黑撑起的简易早餐摊,再加上国家针对低保家庭的补贴,才能勉强解决家庭的温饱以及他和哥哥的学习开支。父母的辛苦,胡倍达从小就看在眼里。他学习刻苦,努力获得奖助学金,在家里抢着做家务,假期就找兼职,想办法尽可能地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一次演讲,确立了技能成才的大学目标
  刚到大学的胡倍达,也曾迷茫过,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虽然我们是专科,但是我们也可以很优秀的,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差的只是时间,只要肯努力去付出一定能有所成就。”这是优秀校友在新生报告会上的一段话。就此胡倍达明确了目标: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参加科创比赛,在比赛中扎实自己的专业本领。
  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有不明白的随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这是胡倍达一直坚持的学习方法。
  “胡倍达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课堂上一直跟着我的讲授思路走,不漏掉我说的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效率很高。”专业老师欧光荣这样评价。
  专业课程学夯实了,胡倍达开始把目标转移到科创大赛上。
  2021年,胡倍达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省赛并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比赛让他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外的补充,结交了许多热爱钻研的同学,也更加确定参赛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途径。
  “记得有一次完成指导老师的绘图练习后,老师让我们参赛的同学互相检查,这位同学不仅发现了我的错误,还非常严肃地将我批评一通:‘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绝对不能出现致命的小错误’。自那以后,每次画图完我都会仔细检查,确保每条线段所代表的结构,都是完整、具体的。”
  2022年,胡倍达继续踊跃参赛,通过大半年的训练和选拔,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比赛,最终站上二等奖的领奖台。
  “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9点后回去,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说不辛苦,那是假话。在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总想自己的青春得有点什么,不管精不精彩,都需要有值得去回忆的事情,至少年轻时自己奋斗过拼搏过,是一个无悔的青春。”
  备赛期间除了每天早上的体能训练,同时还要完整演练完六个项目,从理论到实操。
  每天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和钢板底劳保鞋,戴着安全帽,炎热的天气下汗水浸透了衣服,衣服粘糊糊的贴在皮肤上,这些保护胡倍达防止受伤的装备,也会变成操作动作的阻碍,唯一能做的,就是忽略它。因为炎热,汗液会不停从手心渗出,让手打滑,导致使用塞尺的速度变得十分缓慢。他就想办法,让手上粘上些许柴油堵住毛孔,那样就会阻止手上汗液的渗出。
  “操作中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多练习来克服,最难的反而是战胜自己的内心。全场比赛下来十多个小时,也许因为上一场的不理想导致对下一场失去信心,也可能是因为队友的一个失误,造成互相的埋怨。如果意志不够坚定,加上身体体力不支,甚至会放弃比赛。但在我们这里,团队中的三个人已经形成默契,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互相提醒,我们拧成一股绳,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比赛。”
  一次志愿服务,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进入大学,胡倍达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实,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向组织靠拢。
  “2020年,新冠疫情刚解封的五月,碰巧那天家里买了菜,我去围栏边取,分发菜品的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我趁着排队的空档,和旁边的志愿者聊了一会,想着在家里呆着也是呆着,索性问他们还招人嘛,想过去帮帮忙。”
  “我进了工作群,发现群里成员很多,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叔叔阿姨都在群里面,有宝妈,有教师,他们大多都是党员,甚至还有在全国各地都参加过志愿服务的70多岁大爷。”
  对于胡倍达来说,这是一个新天地,这里让他感受到了,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而做志愿服务,是对自己思想上的一种升华。
  说起做志愿者期间最难忘的工作,是胡倍达第一次进户量体温。
  “当时外地回来的都要向社区报备居家监测体温,我们的工作就是一户户上门去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很多户都不要我们进去,就让我们在门口站着,然后从防盗门打开一个很小的门缝,手从里面伸出来给我们量,嘴里还不停埋怨‘天天测,天天测,有啥意思!’。当时天气炎热,我满头大汗在门口量体温,还得不到理解,心里别提多委屈。”
  当然,也有暖心的时刻。
  有一次在河堤上做防溺水宣传,迎面走来一个小朋友,突然问她妈妈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小朋友妈妈说“这些哥哥姐姐是志愿者,帮助宣传和警醒溺水的,你长大了也要向这些哥哥姐姐们学习,他们是你的榜样”。在那一瞬间,胡倍达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都是值得的,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也为小朋友树立了好的榜样。
  “参加的志愿活动越多,就越让我明白,要想更好地去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挑更重的担子,就要担起非一般人所担起的责任,而党员恰恰就是奉献、责任、使命的代名词,我就一直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
  一段经历,传递朋辈帮扶和引领的力量
  当选新生班副班主任是胡倍达感触最深的与以往不同的学生干部经历。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提升的一种锻炼,更是将自己大学总结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明确目标,更好地去学习和进步,因为他始终坚信朋辈力量是温暖而坚实的。
  “小刘是一个很朴素的学生,我记得非常清楚,新生报到那天,他是在我们快要收摊的时候来的。领他办手续的路上,他最关注的就是助学贷款问题,我给他简单解释相关国家政策,让他安心入学。”
  一个冬天的晚上,胡倍达去查寝,走到小刘寝室,因为天很冷,就坐在了他的床上,顺手摸了一下垫子,想感受一下厚度,当时胡倍达就震惊了!床垫还不及自己身上袄子的四分之一厚,是夏天的薄垫絮,盖的被子也是非常单薄,而小刘自己身上穿的唯一一件长袖外套都是室友借给他的。
  后来和班委具体问起小刘来时,胡倍达才知道他家里的情况:父亲快60岁了,只能在工地做点简单的散工;母亲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只够自给自足;还有一个姐姐,因为家里经济原因,把上学机会让给弟弟,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了,学历不高,工作也就够糊口,整个家里收入非常有限。
  “我当晚就和辅导员张老师说明了情况,并一起讨论能怎么解决小刘的问题。张老师随即叫小刘在村里开出证明,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回当地申请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我也私下询问部分同学有没有不怎么穿的衣服,先给小刘保保暖。班上同学也非常给力,将多的被褥衣服都借给他。在满足最基础的这些生活保障后,张老师还与食堂阿姨沟通,帮他找了一份兼职,可以维持着日常生活。”对于能够及时发现班上特殊困难的孩子,并提供帮助,胡倍达打心底里感到开心。
  “可能是经济上的困难得到解决,小刘的性格似乎都变得开朗起来,每次见到我都会大大方方地打招呼,还会经常和我请教学习上的问题。”
  胡倍达的大学三年是收获颇多的三年,是一个从幼稚、不爱与人交流的中学生,通过不断自我创新自我挑战,逐步成长为一个有责任、能担当、敢交流的大学生的蜕变史。
  “人生就是不断奔跑,即将毕业的我,将会在新的征程里继续拼搏和奋斗!”(通讯员:沈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