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纺织大学举行《认识武汉》摄影作品展 探索“新文科”教学模式
2021-02-23 10:07:00
作者:
  2月18日,以"认识武汉"为主题的国际摄影展以pageflow的方式在网上开幕,该摄影展集中呈现了武汉纺织大学沈祥胜教授拍摄的《认识武汉》专题摄影作品。此次展览中所展出的78幅作品,均由武汉纺织大学沈祥胜教授拍摄,负责选择照片的则是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Wolfgang Swoboda教授团队。照片聚焦了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的武汉,涵盖了疫情前、中、后的城市景象,展现了这座英雄城市的真实模样。
  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在"新文科"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先进媒介技术在创意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等专业优势资源与力量,将传统文学、文化的内容进行再挖掘,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产品设计与生产。并借助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和教育理念进行"新文科"教育模式课程改革试点。在沈祥胜的支持下,Wolfgang教授在武汉纺大开设了《认识武汉--中德学生360°全景摄影》课程,与此同时,他在汉堡的学生也进行着同样的课程。次年,两校师生的跨文化摄影作品于汉堡市政大厅进行了展览。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Wolfgang教授在得知沈祥胜教授从2019年4月以来每天坚持拍摄一幅"认识武汉"作品后,希望用图片留住武汉的城市文化记忆后,也建议他将此作为公选实践课内容。
  "展出作品中最令我感动的这幅《天使》: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在得知疫情消息后毅然中断新年假期,从老家骑车300公里回武汉抗疫。在国际妇女节这天,摄影师、画家沈教授为她画下了这幅肖像。"一位参与策展的学生说。
  "沈院长的'认识武汉'系列摄影作品也激发了我们团队的专业实践成果,2019年夏天,受沈院长的启发和指导,我们团队开展了'认识武汉,助力军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实践成果,还受到了军运会官方的认可和收录"。传媒学院大二学生王野展示了他们团队创作的全景摄影作品。
  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系统思维、整体观念,积极培养文化创意传播复合型人才。以融媒体传播为"新文科"改革的传媒专业支撑切入点,建设融媒体实验实训中心,创新提出了"二十六个学生+六位教师+一间教室"的人才培养试点计划。邀请专业名师、行业导师到校内进行集中授课和指导实训,在第一课堂中就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实时有效对接。在第二、第三课堂中,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建设青年融媒体中心等多个专业兴趣社团,并搭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载体,逐步建立起大一、大二进社团,大三、大四进工作室的阶梯式、浸入式学习模式。基于"新文科"改革传媒专业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传媒学子在第二课堂实践和专业能力运用上得到了质的提升,在校内外比赛和各种专业赛事上大放异彩。传媒学子参与具有"青年创意的奥斯卡"之称的第29届金犊奖比赛中,共获一等奖1项、佳作奖1项、优秀奖8项。"认识武汉、江城印象"武汉本土文创产品项目荣获2020年度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实现学院历史性突破。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力求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学院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视野,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新进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此次专业人才培养讨论会为学院学科团队建设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工作路径,也将进一步推动了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增强学院"新媒体、跨媒体、超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提升与国际教育教学接轨的教育创新模式。(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郑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