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袁年兴:七年精心打磨 成就学术专著!
2021-01-14 11:59:00
作者:
  2020年12月,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布,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袁年兴教授凭借《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族群人类学研究》学术专著荣获二等奖,实现武汉科技大学在人文社科类国家奖上零的突破。
  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是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本次评选范围为2014年至2017年间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袁年兴撰写的专著于2015年出版,收到业内学者的众多好评,“对‘民族共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开创性的研究。”“构建了经验式、微观分析和逻辑、宏观阐释相结合的新研究范式。”
  两年田野调查获取一手资料
  民族共生研究,袁年兴从2007年就读博士时开始涉足。他是从研究民族关系的导师许宪隆。寻找博士的研究方向时,他思考着,中国有56个民族,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大家庭?他强烈地意识到,没有民族融合,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共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中国的民族共生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能否为中国的民族关系、民族治理提供新的理论和范式?带着一种使命感,袁年兴开始了研究。
  从事人文社科研究,扎实的田野调查必不可少。2008年暑假,袁年兴背上行李,拿着地图,一个人沿着多民族居住地区——藏彝走廊,开始“苦旅式”的探寻之路。
  从湖北武汉乘火车,来到四川成都,他朝着四川、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前行。拼车、徒步,交谈、住宿,经历了一周的走走停停。一个傍晚,来到雪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疲惫不堪的他,像往常一样,敲响路边的一户农舍。自我介绍后,受到热情的接待,“在当地,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很受欢迎。”
  “我们这个村庄有17个民族,30多年没有刑事案件……”听到朴实的农户介绍,他惊喜不已,“这就是我要找寻的族群共生研究的村庄。”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哈巴村,地处滇川藏三省交会处,历史上曾有多个政权在此拉锯争夺,也是中国西南多民族南来北往、生息繁衍的重要地带。为什么这里几十年来多民族能够和谐共处?可以想象,这里积淀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生存性智慧。
  他住下来。早上,在农户家吃过早餐,他拿上本子和相机,开始走街串户,访谈、观察和记录。
  看到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他凑上前打招呼,坐下来聊家常,了解村子的族群迁徙历史和家族关系;遇到在田里做农活的村民,他放下本子,帮着打下手,询问族群关系和生活方式;看到家里有人,他走进屋里,和村民烤着土豆,闲聊村民生活和居住情况。在东一句、西一句的唠嗑中,他收集到越来越多的信息。
  村里经常有各种聚集性活动,他入乡随俗地参与。每月初一、十五,他跟着村民赶集,村民们把家里的农产品摆放在主干道两旁,提供交换和购买。谁家里有红白喜事,他闻讯而来,送上薄礼,全程参加,在“打跳”舞会上,和村民们喝酒跳舞。村里举办的各民族节日活动,他融入其中,留心观察各民族的服饰和习俗。
  两周后,大多村民都认识他了,远远地看见,就热情地招呼“袁教授来啦!”而原本白面书生的他,每天早出晚归,也晒得皮肤黑红,有了当地人的模样。
  远离亲人,客居他乡,白天忙碌,时光好过。夜晚,整理完笔记,他躺在床上,听见屋外传来呜呜的声音,想到村民讲的活埋坑、鬼火故事,开始几天感到既恐怖又孤独,常常彻夜难眠,一周后才慢慢适应。
  第一次,他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之后,他又多次来到哈巴村,呆上几周或几个月,和村民同住同吃同劳动。2009年,直到大年三十,他才回家,“为了参加当地人的各种节日活动。”
  两年艰苦扎实的调查,带来丰厚的第一手资料。访谈记录和观察记录写了五本,拍摄记录有数千张照片、十多段视频。
  通过田野调查,他有了新发现和新思考——多样性的异质共生,是生命起源和存在的意义所在,也是人类生存诉求的根本线索,这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域。至少可以确定,在人类学遭遇后现代思潮“不确定性”的背景中,重新审视共生论有助于我们摆脱学科伦理的困境。
  而这一切来之不易,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在乘车翻越5000多米的雪山时,他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嘴唇发乌,头痛得要裂开。他缩在车里,双目紧闭,昏昏欲睡。幸好同行的一名武警不断地提醒他,“千万不能睡着,睡着了就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
  导师许宪隆得知他的经历后说:“作为年轻学者,能够做如此扎实的田野调查,非常难得,也为做出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年精心打磨成就学术专著
  2009年大年三十,袁年兴回到武汉,夫人和孩子已回娘家过年。他一个人在家里,打开电脑,开始闭关写作。
  面对纷繁的调查资料,按照怎样的逻辑梳理才有学术价值?每天,坐在书桌前,他边想边写。有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有的问题看不透、想不通,有时想用新概念来准确表述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写着写着,经常推翻重来。每天一坐下就是十几个小时,经常写到凌晨5、6点。
  时常遇到卡壳,他揣上小本子和笔,走出家门,用散步来调解。他边走边想,想通一点,赶紧记下来,回到家里,继续写作。持续的写作,让他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
  春节后,夫人和孩子回到家中,而他依然每天写作十多个小时。一天,他用图标构建哈巴村纳西族的“亲属称谓”结构。经过一夜的反复琢磨,都没有得到理想的图表。“哐”的一声,夫人早上醒来,推开书房的门,把专注思考的他吓了一跳,“进来能不能先敲门啊。”妻子看到他一夜未睡,本就有些气恼,“在我自己家里,还敲个什么门。”
  历经三个多月的潜心写作,他终于整理出了初稿,然后进一步提炼和打磨。2009年,他接连发表十几篇论文,呈现成果“爆发期”。民族学知名学者周智生教授评价说:“袁年兴首次提出了民族共生理论。”2010年,他完成了24万字的博士论文,该论文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学术研究不能仅仅止于毕业,而应该是开启新征程。袁年兴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着手编写学术专著。目录,他就修改了上百次。每个章节,用故事化的语言,用短句子,精心雕琢,改了几十稿。“相当于全盘重写。” 这样前后经过了3年,《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交稿。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编委们在编审这本2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时评价说,书中呈现大量的实例、数据和图片,没有扎实的田野调查,是写不出来的。
  得知获奖后,导师许宪隆把文件转发在群里,师兄弟们纷纷表示祝贺。袁年兴没有过多的兴奋:“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过程,更让我感到无穷的乐趣。”
  2018年,时隔10年,他带着夫人和孩子来到哈巴村。依山傍水的村庄、纯朴和睦的村民,远处白皑皑的雪山,近处漫山遍野红似火的花椒,让妻儿流连忘返。妻子说:“你在这里研究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你的学术成果很有意义。”
  回顾2007年到2015年历经艰辛的研究历程,袁年兴欣慰地说:“这是我从哲学、心理学等多维跨界,用实证和模型方法,为民族关系研究做出的一点贡献。”
  近五年,在多项国家基金的支持下,他继续推进民族共生研究,第二本专著即将出版,另有二本专著在写作中。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继才提及他赞不绝口:“袁教授科研严谨,经常通宵达旦,丰硕的学术成果都是‘拼’出来的,而且作为科研副院长,带动指导学院的老师们,学院获批国家基金数量明显提升。”(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程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