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东湖教育创新论坛2019在汉成功举办
2019-12-27 10:04:00
作者:

论坛现场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席卷而来,深刻改变了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基本形态,也对教育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联合国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的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了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人工智能必将带来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全面更新,催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整体变革。

  

论坛现场

  为应对这种形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于2019年12月14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东湖教育创新论坛2019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为教育变革提出新的思路。

张双鼓常务副会长会长致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鼓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世界都在探索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有战略思维、战略事业、战略谋划。

杨宗凯校长致辞

  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宗凯强调,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未来的教育一定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去构建智能时代的新的教育支撑体系,信息化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具备人和技术结合的能力。

夏立新副校长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深度应用给现有的教育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郭绍青教授

  国家发改委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秘书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表示,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了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系统,随着智能学伴、智能导学、智能导师这样一些新的教学构成要素的变化,将使由教师主导的教学开始走向人机协同的教学,从传统的班级教学走向泛在学习。在这个变化的路径中,会推动整个教育从体制、机制、教学组织、评价多维的改革、创新、发展,最终才能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实现对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

吴砥副主任(右)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副主任、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砥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强调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我们也强调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教师信息素养,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去应用,而且它还需要老师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思维,还有一些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要求,另外还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所以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全面的转变升级发展。

朱俊处长

  在经验分享会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武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朱俊表示,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有助于推动武汉基础教育创新转型;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指出,长沙市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融合创新、交互共享的智慧教育体系。

张晓明总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编张晓明解读智能时代下的教师培训,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教师培训变革的关键诉求、国家的政策设计和网络研修的趋势等方面提出智能研修的问题,并从发展测评、有效选学、课程推送、成效评价等方面提出智能研修的初步构想。并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管理能力、学科教学、育人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以积极应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

  据悉,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联合举办。近5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学术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主管、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教育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5-31 17:55
SRC-645861893 2018-02-0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