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知行融合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18-06-01 10:10: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武科大信息学院老师指导学生调试无人机(摄影方斌)

   “你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不错。”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徐静,参加浙江大学推免生面试,得到面试老师的一致认可,成功推免浙江大学硕博连读。

  武科大信息学院副院长吴谨自信地说:“近年来,信息学院的学生只要考研进入面试,基本上都被录取了;大四的学生还未毕业,便被企业全部‘预定’。”

  该院推行“知行融合”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分类施教,强化实践,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革创新教育与培训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创新创业不能搭建空中楼阁,要立足生产实践,能说原理,会做产品

  “信息类专业属于工科,既要懂理论知识,又要有动手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吴谨认为。

  以前受限于学校设备和师资条件,信息学院理论教学是重头戏,学生会说会考,但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近几年,该院一方面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锻炼动手能力;一方面将学生送到企业去,接触生产一线。

  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到生产的过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并请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来学校上课。整个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一样,学生仿佛身处企业,每天打卡签到,完成预定工作任务。?

  学院先后和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易思达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画原理图、建立元件库、写程序、做测试、写报告。”回忆在企业实习的经历,自动化专业2013级学生孙梦霞记忆犹新:“在独立设计研发产品的过程中,课堂所学融会贯通,专业知识都活了起来。”

  在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资培训大会上,武科大信息学院作“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主题报告,实践内容和效果受到与会高校专家的广泛认可。

  学院在加强“学工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还积极打造了“中外融合-校企融合”的教学团队。学院先后引进8名美国专业教师和20余位企业导师来校面授课程,并派出7名教师赴美进修,建立跨国别、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不是照葫芦画瓢,要根据学生特长,因材施教,激发潜质

  “人才培养不能依葫芦画瓢,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分类引导、分类指导,构建并推进‘知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吴谨在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近年来,该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对课程内容反馈,将部分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课程前置。如将《C语言》由大一下学期提到大一上学期,学生提前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在大一下学期便能从事简单的产品设计。

  自动化系主任程磊认为:“每个大学生都有从事创新创业的可能性,我们就是要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激发出来,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想法。”

  学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基地,组织成立智能汽车协会、电子设计协会等科技类协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在相应的协会和实践基地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完成对应科技创新项目。

  “在协会里,不仅提前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为大三、大四参加创新创业类项目打好基础。”学生张芯瑜说。

  学院还在大二学生中成立“智创空间”,尚涛老师 “开小灶”教他们提前掌握大三才会使用的单片机,并布置相应课题,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完成产品。

  “课程对应每个学生的‘饭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和成长。”智创空间的学生对老师提供的“加餐”充满感激。

  建立双向激励机制,让每一个有想法的学生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信息学院建立了“双向”激励政策: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可在年底折算为老师工作量;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自主创业经历,都可以折算为学分。

  “激励老师帮助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同时让学生有精力、有兴趣、有保障、有认可地进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吴谨解释。

  副教授杨君的身边,每年都会有一帮学生跟着她做创新项目。2011级的李劲松在杨君老师的鼓励下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如今凭借专利《一种航拍式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成功在本校读研后进入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感谢杨君老师鼓励我,引导我将想法付诸实践。”

  信息学院2014级学生刘奇伟想做产品但没有思路,找到杨君老师后,杨老师指导他设计项目,组建团队,规划步骤。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互联网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已经做出成品,目前有投资人同刘奇伟协商,准备收购、生产他们设计的产品。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做成产品就是创新,产品投入市场就成了创业。” 杨君说,“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迈出想法到实践这一步。”

  2011级本科生刘友才收获满满,夺得两项国家级奖项,三项省级奖项。2014年9月,他的无人机项目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湖北省金奖,“感谢学院给我的支持与帮助。”

  近年来,信息学院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54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1项,获各类专业技能证书137项,3位大学生获得学校创业先进个人。

  吴谨强调:“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根本,我们通过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通过分类实施教、知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徐长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海南省教育厅 2020-05-21 18:20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4-29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