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考细节 考生务必看分明
2008-06-06 09:49:00
楚天都市报
作者: 徐啸寒;谈海亮;吴梦妮

  荆楚网消息 (本报记者徐啸寒 谈海亮 实习生吴梦妮) 6月7、8日两天高考,如果晚上睡不着怎么办?怎么设计饮食最为合理?6月5日,本报特邀华中师大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尹邓安、武昌实验中学高级心理咨询教师耿喜玲,以及湖北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熊家平教授,就高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为考生和家长出谋划策,助考生一臂之力。

  饮食篇

  粽子不易消化,考生少吃为妙

  2008年高考正好赶上端午节,茶余饭后免不了吃上几个美味的粽子。不过,专家建议,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不易消化,肠胃不好的学生最好少吃,以免刺激胃黏膜,考试期间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主食和水果。

  专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餐注意事项:

  早餐少吃油腻食物,应该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瘦火腿、鲜果或果汁、稀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中糖和淀粉含量高,可使脑中的血清素增加,它有镇静作用,可使人的智力达到最高峰。

  午餐是至关重要的一餐,家长要在保证孩子口味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有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要多吃点诸如肉类、鸡蛋等热量高的食品。另外,家长在菜式上变花样,有助于增强孩子食欲。

  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谷类与蔬菜、较为清淡的汤。

  加餐如夜宵,要做一些易于消化、热量适中的食物,如稀饭、挂面、蛋汤、馄饨等。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吃些花生、腰果、杏仁等坚果,这些食物有助于精力恢复。

  大鱼大肉犒劳,当心累坏肠胃

  高考期间,家长应参照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爱吃的食物,变换花样,使饭菜更加可口,避免出现两大误区。

  误区一是考前临时进补大量保健品。营养要靠平时的积累,考前盲目吃补品是一种误区。保健品不是“万能药”,也不是每个考生都适合享用。相反,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可能会导致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

  误区二在于大鱼大肉犒劳。有些家长临考前不惜整天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伺候考生,也不恰当。考前饮食应以清淡、低脂为好,大鱼大肉伺候,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会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吃得过杂容易造成肠胃疲劳,吃得过饱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考试篇

  进场前紧张怎么办?

  考试时适度紧张可集中注意力,有利发挥,只要不过度即可。如进场前突然出现焦虑状态,可紧握几下拳头,暗示自己,增强必胜信心。

  意外填错或损坏试卷怎么办?

  如意外将考号、姓名等个人信息填错,或在翻页、喝水时不慎损坏试卷,应立即举手向监考老师报告,请示该如何处理。监考老师会决定是否可以换发试卷或采取补救措施。

  如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试卷发下来后,应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这样,整套试卷题目便扫描到了自己大脑中,考题的难易分布也了然于胸。下笔前,应将时间大致分解一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大概各用多少分钟,答题时,按照分配好的时间来进行作答。
  应注意的是,考题难度分布并非严格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有的难题可能出现在前面的选择题中,而后面的大题则可能更容易。

  答题时忽然慌了神怎么办?

  少数考生在考前准备充分,信心百倍,但一看到高考试卷难度与自己想象的有差距,或者碰到难题,立即乱了阵脚。在碰到难题时,应平静情绪,实在无力解答时,可先搁置,继续按安排好的时间计划解答后面的考题,若答完全卷后有多余时间,再回头攻坚。
  如果出现手发抖、额头冒汗等极度紧张的情况,可放下笔,做几个深呼吸,待情绪平静后作答,但放松时间不宜过长。

  考试出现记忆堵塞怎么办?

  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在临场时突然想不起来,大脑出现一片空白,此时考生不要拼命想,越是集中脑力去想,可能越想不起来,这是一种正常状态。此时可先跳过,继续答别的题,很可能灵感就会突然涌现,很容易便记起来了。

  考后有人对答案怎么办?

  有考生喜欢与成绩优秀的同学对答案,互相议论考题,实属考场大忌。无论平时成绩如何,高考考完单科科目后,均不要和同学对答案,而要相信自己。听到周围同学议论题目和答案时,不要参与,也不要轻易怀疑自己。

  单科考砸后怎么办?

  如感觉发挥失常,考砸了一门单科,切忌懊悔、自责。既然不可能再挽回,就应该彻底丢弃。不论考得好与不好,考完一科丢一科。考生此时不妨学学阿Q,暗示自己:我没考好,别人也不一定能考好,要难大家一起难,接下来的其他科目中,再竭尽全力去考好便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29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