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喜讯:华中师范大学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刘三女牙教授为你深度解读!

      2020-03-29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华中师范大学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当前,世界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AI)“竞赛”中,在我国,人工智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此次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有哪些特点呢?未来人才如何培养?升学就业情况如何?如何招生?
  近期,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三女牙教授给出了以下八大方面的专业建议和指导!
  1、专业概念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人造物,是让机器(如计算机、机器人)也具有人类那种听、说、读、写、思考、学习、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等能力。通俗来讲,所谓人工智能就是人为地创造出类人的智能能力,并将其赋予机器、软件系统等,让其代替人类更高效地完成(如机器人工厂)、或不适宜人类自身来完成(如深海深空探索)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近期目标是让机器更聪明、更有用,远期目标是使机器变成“像人一样具有智能的机器”。如果最终目标是希望机器能像人一样做出决策的话,那么机器就需要理解人类的情感、语言、目的、行为以及与不同场景的交互机制。
  人工智能的特质,决定了人工智能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她将涉及计算机、控制、心理、教育、脑科学、认知科学、信息、语言等众多学科,任何单一的学科都无法完成人工智能所要达到的目标。
  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远远还没有达到与人一样的通用人工智能阶段。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主要还是以问题为导向,面向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即使是这样,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产力,业已展现出巨大的前景。
  2、开设背景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华中师范大学内部与院系平级的二级单位。中心拥有国家科技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同时拥有7个省部级的研究基地,专门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该中心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面旗帜,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高地,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高端智库。人工智能专业依托我们中心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快速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随着计算能力的快速提升(硅基芯片的能力提高、算法的突破)和大数据的累积,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正获得新的突破(以2016年的AlphaGo为标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正迅速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人类高度憧憬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引领人类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已成为21世纪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之一。
  当前,全球都在抢占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论制高点,全球公认中国和美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就强调制造的智能化,震撼全球;2017年7月更是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面启动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吹响中国进军智能时代的号角。
  发展和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至高点的关键是人才。为此,2018年6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需求迫切。在国家战略引导和教育部的部署推动下,截至到2019年,全国共有152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本次华中师范大学申请获批成立人工智能专业,也是因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而开设,并快速融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
  3、专业应用
  人工智能是人类工业革命达到高级阶段的自然追求,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以来一直被高度关注。受限于技术和理论的局限,人工智能本身长期以来依附于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发展,作为他们的一个研究方向或二级学科方向,针对特定领域和问题展开研究,如工业过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或侧重理论,或侧重技术。随着相关技术进步和突破,以及现实应用的广泛需求,目前人工智能已经独立出来,开始自成体系,获得了专业和学科上的自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领域的有着诸多著名的学者,近些年来,中国在该领域发展很快,拥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人才,知名企业,领军人才,如院士有浙江大学的潘云鹤院士、西安交大的郑南宁院士、北京大学的高文院士等,还有如南京大学的周志华教授、清华大学的姚期智教授、刚回到清华的沈向洋教授等等。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有可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值得期待。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考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将会深度影响、改变乃至颠覆现有的人类社会,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着最为广泛的就业面和更高端的价值存在。比如本次科技抗“疫”中从疫情演化建模与分析、送餐的机器人到阿里云开放AI病毒诊断分析系统等;日常生产生活中从下棋、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到智能工厂等;更专业复杂的从科学研究、自动驾驶、航空航天、高端军事装备等;还有更普遍的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领域都急需大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来完成,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是21世纪最紧缺的人才。
  4、核心课程
  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最优化方法、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博弈论等
  计算机: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导论、脑科学导论、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理与方法、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等
  5、培养目标
  对于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具备以下两点素质:
  数理基础,数理能力和水平决定未来,对人工智能专业尤其如此,当然,数理基础进入大学后将会持续得到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多学科交叉、信息技术本身和人工智能本身的快速发展,需要学习者保持高度热情和自律性,持续吸纳、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对于本科阶段的人工智能专业来说,主要还是打基础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具体来说,学生能够:
  学会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
  把握趋势: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
  了解基础: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智能信息处理与分析等技术
  专业素养:具有从事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设计、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
  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并具有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等
  人工智能专业具有典型的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在开展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技能的训练,学生要高度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将依托国家级平台的实验环境和产学研合作提供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和训练条件。
  6、专业竞争力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学科研单位,除了具备与其它高校一样可以向学生传授人工智能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外,我们还有两大优势:一是,我们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因材施教,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获得个性化的培养;二是,我们将让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实践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熟悉智慧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中心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拥有高文、张景中等一批院士顾问团队,有全国教育信息化的首席专家前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还有一批年轻的学科骨干,我本人也是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战略发展方向,华中师范大学正在积极筹备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院。
  7、招生类别
  人工智能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具体今年(2020年)我校是按大类招生还是按专业招生目前暂未确定。一般而言,通过大类招生进校的学生根据各个学科课程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基础课程结束后,根据个人意愿,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8、升学深造
  人工智能专业的保研率预计在10%左右,未来我们会努力进一步提升保研率。保研的原则是综合考评,择优推荐,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只要认真学习,学习优秀者就有机会,可以进入人工智能专业、相关信息学科专业乃至专门领域(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读研深造。
  刘三女牙介绍
  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教育信息技术。
  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八六三计划、核高基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SCI、EI研究论文30余篇,编著和出版5部专著,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在申请20余项,获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治学,教书,育人,无一不勤;批评,引导,鼓励,张弛有度。平静如水,浑然天成学者风范。他在课上用科技展现计算机的神奇世界,与学生共谈学术科研,他在生活的细节中默默体现对学生的点滴关怀。(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