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家校联合,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2019-12-27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挂牌建设的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完善机制、加强联动、创新方法、注重实效,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贴近学校实际、利于学生成长、运转顺畅、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尤其在面对存在严重心理困扰(以下统称高关怀)的学生开展工作时,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家校联合育心模式。
  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表明,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都会有一个问题家庭,尤其是高关怀学生,他们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较多,而且问题出现比较早,甚至和幼年时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而我校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通过近三年我们对45位高关怀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学生中95%来自农村,其中67%为留守儿童,86%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合,76%的学生和父母关系不融洽。而且每年寒暑假过后,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突出,咨询量显著增加。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和研究,针对高关怀学生,探索出了家校共助的有效途径。
  学校联动紧密,筑牢心理安全防控网。根据社会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加强学生的危机干预工作。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各部门紧密联动工作机制,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对学生的危机事件防微杜渐,切实筑牢心理安全防控网。本项目所开展帮扶的45位学生均通过排查和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开展干预帮扶。
  严密的四级危机管控网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识别高关怀学生群体,及时给予关注和疏导帮扶,既保护了学生的生命安全,也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培训培养常态化,提升心理识别干预能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关怀学生的识别干预和帮扶,以及开展卓有成效的家校沟通工作,都离不开一支有专业心理知识技能的教师队伍。我校针对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学院心理专干和辅导员、全体教职工以及学生骨干分层次进行培训,实现“全员育心”,为对45位学生高关怀学生开展有效帮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针对心理咨询,师启动专职教师“胜任力提升工程”,不段提升专业心理教师干预帮扶心理问题学生技能;针对普通教职工,启动岗前心理健教育培训和年度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针对辅导员、班主任,启动了“辅导员心理育人技能提升工程”;针对学生心理骨干,启动了心理骨干精英训练营。其中,有1位学生是在课堂上表现出异常,被任课教师进行紧急沟通,同时上报。1位学生在图书馆被图书馆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及时疏导并上报。 “全员育心”成效显著。其中,在高关怀学生中有一个学生为贵州人,因其监护人为奶奶,奶奶到校后所说方言,学校老师难以沟通,我们就充分利用来自贵州的学生心理骨干,帮助老师一起开展卓有成效的家校沟通工作。
  家校沟通多措并举,合力育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组织团队成员研究编写护航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家长版),对高关怀学生的家庭做到家家普及宣传。前期研究发现,有个别家庭仅剩下学生祖父母辈,父母死亡或因故不能履行监护责任,祖父母辈有不识字的现象存在,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团队志愿者通过宣讲、宣读的各种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家长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树立起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帮助孩子去解决心理困扰中来,家校合力,共助孩子心理健康。
  同时通过家庭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提升家长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高关怀学生家庭的家长并不是不爱孩子,而且爱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他们想帮助孩子,但是亲子关系建立存在问题,沟通不畅。有时候本是关心关爱,却被孩子误认为责骂。家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尤其面对孩子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需要治疗时,部分家庭困惑不解,或者手足无措,或者极力抵触不配合。我们通过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结合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并成为帮助高关怀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一些精神疾病学生的治疗康复更需要家庭密切的配合、支持和关爱。家长的参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问题的解决。尤其有些学生问题形成的根源本在家庭,这样更加快速、有效的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例如,在高关怀学生中有一个女生,她处于抑郁状态半年之久,而且经常性的有自杀意念。通过了解,知道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知道了父母可能要离婚的事情。我们通过家庭辅导,其父母意识到责任和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及时的调整夫妻两人关系,共同努力换回了幸福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解决,在往后的读书期间表现的非常积极阳光。
  (本文系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项目编号:2017SJJPB3008)的总结性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龚斌安)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