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分享“一家三代的交通情”!

      2019-09-24    

  "我来自遥远的青海,爷爷和父亲都是奋战在青藏公路第一线的交通人,作为第三代交通人,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言……"9月22日,在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闭营式上,来自该校公路与轨道学院的参训学员代表郭枭慷慨发言。

  一段简简单单的开场白,一篇富有激情的发言稿,引出了一个将"两路精神"凝聚在家族传承中的感人故事,一个因为交通情,穿越江苏、青海、武汉,爷爷、父亲、孙子跨越时空同行的故事。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千米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使得西藏人民用现代化交通运输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运输方式,开创了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郭枭的爷爷郭守肃是青藏公路的第一批开拓者,1954年2月,在西安学习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郭守肃,没有回到家乡江苏,而是以技术员的身份跟随在慕生忠将军所在的西北进藏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去修建青藏公路,成为青海第一代公路养护人。在青藏公路通车后,郭守肃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被任命为五道梁公路段副段长,从此扎根大西北,为青海公路养护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并最终长眠在昆仑山下。
  "2004年,我爷爷在青海省德令哈市去世,我当时还不到四岁,所以爷爷的事情知道得非常少,偶尔听父辈说过,爷爷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在他的心里只有他的工人,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在担任青藏公路五道梁公路段段长期间,爷爷用双脚走遍了所管养的每一寸路段,背着行李住遍了每一个道班,敬业的他清楚掌握养护路段的每一个坑槽。"提起爷爷,郭枭有点陌生,但提到爷爷在青藏公路工作时,他的眼睛里充满了钦佩之情。
  因为修青藏公路,郭枭的爷爷将家安在了青海,两个儿子最终也子承父业,成为了交通人。长子就是郭枭的父亲郭长青,他八十年代从青海交通学校毕业后,本想去参军的他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放弃了梦想,拿过父亲手中的铁锹,成为了大柴旦路段的一名公路养护员,成为青藏公路的守护者。后来,郭长青在工作中喜欢上了法律,想转行时,又被他父亲劝止,要求他继续扎根在青藏公路养护一线。
  2004年5月,郭守肃临终昏迷,家人无论怎么呼喊,他都毫无意识,直到郭长青说道自己被任命为公路段段长时,他才突然有了睁开了眼睛。"我在父亲的眼神中却看到了他对我的激励和对公路养护工作的不舍。"郭长青回忆道,也就在那一天,一辈子远离故土,为了青藏公路献出一生的郭守肃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此后,郭长青牢记父亲的嘱托,一心一意地扎根于青藏公路养护工作中。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青藏公路的守护者,工作非常忙,我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格尔木大姨家,一直到初中一年级,每年和爸爸妈妈只能见一两面。"郭枭告诉记者。他的爸爸在青海省海西公路总段大柴旦公路段工作,他的妈妈在德令哈公路段工作,一家三口分隔三地,每年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而他们原本安在西宁的家常年无人,几乎成为摆设。
  青藏公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特殊,跨越戈壁、沙滩、雪山、冻土,养护工基本全年都很忙碌。见不到父母的郭枭,只能偶尔从长辈那里得到他们的信息。"你爸爸妈妈那里下雪了,蔬菜运不过去,吃不上菜了""下了大雨,洪水冲毁了路段,你爸爸正在抗洪抢险""天气太冷,你爸爸妈妈生了冻疮"。
  "我上初中时,我妈妈退休,陪我读书,可是因为路上条件艰苦,妈妈患上了严重的风湿,不到两年,就又让我大姨照顾我了。"郭枭回忆道。提起孤独的童年,郭枭有遗憾,有理解,还有对父母的心疼。
  耳沫濡染的郭枭从小就有一个职业梦: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交通人。2019年,他高中毕业,在填报志愿时,他填写了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和他家第一代交通人郭守肃的专业相近。看到孩子对路桥感兴趣,郭长青非常高兴,在今年9月新生开学时,和妻子一起从千里之外的青海来到武汉,亲自送孩子入学。
  "作为交院学子,作为第三代交通人,从我的爷爷、父亲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海养路工如何始终守初心、担使命,在青藏高原时刻践行'两路'精神,甘当'铺路石'的崇高理想。所以,高考后,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有着交通人才摇篮之称的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决定跟寻上辈的足迹,续写新时代交通人的担当和使命。"在发言结束时,郭枭叙说了选择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由和就职交通行业的梦想。(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夏丽平)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