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届“华师故事”展映会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1-29    

  共叙桂子情,同筑华师梦。11月27日晚,第三届“华师故事”展映会在音乐厅举行。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孔祥恩,洪山区区长林文书,洪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严湘桃,校领导黄晓玫、赵凌云、彭南生、夏立新、陈厚丰等到场观看。展映会以“初心和使命”为主题,用七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华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成果。

  作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校训、校歌等撰写者之一,原副校长汪文汉是华师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展映会上,他担任起串讲人的角色,解说华师的历史底蕴和美好未来。他说,讲述“华师故事”不仅可以扩大学校影响力,还能让华师精神得以传承,参与讲述,责无旁贷。

  华师115年的办学历程是百年中国教育之缩影。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华师子弟鲁炫辰讲起了从昙华林到桂子山的故事:从昙华林到云南喜洲再到桂子山,从最初自力更生建校园到如今拥有各种国家级的实验室,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厚重底蕴的办学历程由孩子娓娓道来,传承大抵如此。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华师也在春风呼唤中迎来了新的生机。退休老教师李谟介的故事从一台电视机讲起。彼时,学校承担了“大屏幕电视研制”的任务,课题组奋战多年,锲而不舍,终获成功。“说起华师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会让我想起邱永喜教授。”时至今日,李谟介依然难以忘却邱永喜教授用一生诠释教育使命的感人事迹。

  师德高尚,终铸师魂。微型诗剧《雕刻时光》讲述了老师奉献青春、教书育人的故事。音乐学院教师詹艺虹饰演的雕刻师将青春都献给讲台,三尺又三尺,蔓延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将一个个学生雕刻成“才”,而她依然坚守,不忘育人使命。

  《二十年后来相会》讲述了社会学院20年间走过的风雨历程路。一个年轻的学科从起步时历尽艰辛到如今终有大成,凭借的是几代学人呕心沥血、不计个人得失的薪火相传。讲述人符平教授说,他愿意做华师社会学科不弃不离的守望者,不负期许,继续为探索前行的社会学院传承薪火。

  简陋的教室、艰苦的生活都没能阻挡研究生支教团前行的脚步。这条支教路一走就是20年,他们把课堂直接开到了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始终未曾停下“教书育人”的步伐,始终未曾改变“志愿服务”的初心。这是百年华师教育精神的传承,是华师人用教育扶贫服务社会的体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华师学子李桢接触到了聋哑孩子,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深深打动了他。毕业时,他毅然选择留在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帮助他们实现音乐梦想。扎根教育事业,李桢甘之如饴。他说,“希望自己一生都可以留在‘花园’里,付出自己的青春,看着‘花朵’茁壮成长,向着太阳。”

  “作为一名教师,做最纯粹的教育就是我融入新时代的最好方式。” 代晋军,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一心扑在教研上,教书育人从不懈怠,在他看来,“我只是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从而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见证者,建设者。”

  老、中、青三代华师人讲述的是40年间桂子山上学科、学者、学子的故事,道出了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尊师重教、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用“华师故事”激发爱校之情,唤起教育初心,不仅为我校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凝神聚力,也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创新之举。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