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武汉科技大学汽车学院: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

      2018-06-11    

  “相比其它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侧重机械类课程,武科大产业班开设了许多电学课程,这是我能考上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研究生的一大优势。”武汉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生、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产业班的吕清谈起考研成功秘诀。他已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该方向总共录取3人,他是其中之一。

  “六元模式”让学生强基础

  “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这些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武科大汽车学院院长应保胜在该院大力推行“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六元模式”,积极打造汽车产业新型人才。

  吕清就是最早的受益者。他所在的产业班,为了与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接轨,新增了不少电学课程,《电子电力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汽车学院的老师们还自编出版《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电动汽车概论》等有关新能源汽车类教材13部。至今,已被包括10余所985、211高校的近40所高校选用。

  课堂上,老师们也下足功夫。吕清记得,在大家最犯难的《汽车振动学》的课堂上,汪健春教授将钥匙挂在绳子,双手拉住绳子两端并晃动,形象地介绍振动原理,让学生犯难的专业课变得生动了。许小伟教授讲《微机原理与单片机》课程,请来公司的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践,为学生讲解单片机实际的应用。

  除了课堂,还有线上课堂。武科大汽车学院将优质教学资源放到网上,《人体工程学》《互联网金融》《创意经济学》……供同学们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线上课程相较线下课程更加丰富,我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打开手机学习,对于不懂的内容还可以回放,这样学习效果很不错。”2015级产业班的陈刘晶说。

  校外实习从省内走向省外。去年七月,该院学生在郭健忠和郑安文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聚力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齐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中绿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实习。今年五月,大三学生前往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实习。

  2014级学生张桢和袁胜雄为新中绿公司设计规划公司成品车停车场,为公司洒水车绘制了二维三维平面图,规划管路布置。两人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获得了一致好评。

  “融合体系”让学生敢想敢做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特有技术与现代设计技术的融合,武科大汽车学院在课程设置、课程大纲制定、课程内容组织上进行改革。“推进校企优势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新能源特有技术与现代设计技术融合。”应保胜说,重点突出知识交叉融合的传授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产业班,四五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导师。2015级产业班秦创辉任组长,每周都带着小组成员与老师碰面交流课题研究进程。他介绍,“老师处在行业前端,会时常跟我们讲国内外汽车行业的研究成果或热点研究方向。”

  老师们还积极将科研课题以及成果融入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做国家基金课题“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时,硕士生导师许小伟擅长发动机故障诊断,刚完成电机学习的吕清与他一起做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跟老师交流最大好处,不仅是学到很多知识,还学到了研究的思维方式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吕清说。

  说起老师在学生科研项目中的指导作用,2015级产业班的饶坤颇有感触。饶坤和团队成员在郭健忠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一个长轴距车辆转弯危险区域检测系统,获得了“‘交通未来’大学生创意作品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他说,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老师没有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实例,而更注重启发我们的思维。他告诉我们怎么去研究,该从哪方面着手,这样就不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当遇到其他问题时也可以触类旁通。

  “创新实践平台”让学生有竞争力

  构筑以创新竞赛、专业社团、创新基地以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创新实践平台,是汽车学院的另一个教育改革举措。应保胜介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了汽车学院学生的产业视野、创新竞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产业班2014级的学生高杰收获满满,曾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全国3D大赛10周年精英联赛暨DigitalMaster2017一带一路挑战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他说,受产业班众多优秀学长的影响,他从大二就开始了对科技创新的探索,参加校级汽车知识竞赛、CAD大赛,为大三取得各项奖项打下了基础。

  高杰在大三暑假就跟随老师参与动车组加水设备开发项目,负责动车组注水口的实地测绘建模。注水口类型近10余种,需要出差实地测绘,并且关键尺寸难以测量,多处数据需要分析处理,高杰克服心理畏惧,解决技术难题后,最终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道理也许就这么简单。”谈起获奖与实习感悟,高杰这样说道。

  赤骥车队是汽车学院学生动手实践的一个品牌,于2013年组建,如今已发展到第五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

  2015级产业班的曾翔从大一就进入车队学习,大三成为车队队长,手工、钳工、焊车架、手工碳纤维成型都很在行。他说:“长久的动手锻炼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也让我认识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别,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整车设计制造,我们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增强不少。”

  赤骥车队第一届赤骥车队队长张永斌凭借在学校车队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三年不到,就在浙江金华某越野车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工作。

  汽车学院还坚持举办“汽车文化节”活动,迄今为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在汽车文化节活动中,汽车知识竞赛为知识丰富的学生提供平台,车身设计大赛则让爱设计、懂技术的学生展示自己,汽车导购大赛则成为能说会道、擅长销售学生的舞台。前不久举办的第十届汽车文化节,还新增了汽车模型彩绘大赛以及汽车宝贝大赛,将汽车与艺术融为一体。

  “学生受到的锻炼越多,将来的发展前景就会越好。”应保胜说。近5年,武科大汽车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交通科技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赛事中获奖14项。(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南欣 刘巧媚)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