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湖北推进会在光谷五小举行

  荆楚网    2016-12-19    

  立德树人,筑梦未来。2016年12月17日,来自湖北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等近180人齐聚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湖北省推进会。会议为湖北省各基地校颁发了证书,标志着这一行动计划在湖北的实施进入全新阶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讲话精神,2014年12月17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成立了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组建了包括专家学者、知名校长、教育行政官员等在内的专家委员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董奇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该行动计划以学校共同体作为基本组织形态,以网络平台作为主要依托载体,大面积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全国中小学育人功能,促进区域与学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进而促进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

  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刘大成,湖北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副处长田明华分别为会议致辞。刘大成书记说,本次活动在光谷五小举行,既是对光谷五小的肯定,更是对光谷教育的高度认可。田明华副处长要求我省广大中小学教师要以近年来获得表彰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全国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四有”好老师,提升自身的素质。

  随后,与会领导、专家为湖北省17个市州的114所基地校颁发证书。国家督学、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石秀慧介绍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整体推进情况,并对基地学校如何建设学校共同体作详细讲解。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实施二部特聘专家王唯研究员主持活动,重点介绍了该行动计划在湖北省的推进情况。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实施二部副主任李添介绍了网络平台的建设情况。

  接下来,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分别作基地校经验交流。

  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校长孔德勇作《铸“五行”之魂,筑“共赢”之基》的经验分享。孔德勇校长介绍了光谷五小以平衡和谐为核心,打造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五行教育”的办学历程。在孔德勇校长的带领下,光谷五小始终自觉履行教育公益责任,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共同提高”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四个带动”,即学校工作整体发展、区域学校协同发展、共建学校联动发展、兄弟学校友好发展。

  “湖北名师”、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校长田祥珍以《和美的遇见,和美的味道》为题,介绍了学校践行“和美教育”理念,弘扬“和而不同,至善至美”的学校精神的做法。田祥珍校长认为,“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构建了唤醒教师职业情怀和美好心灵的精神家园,搭起了支持教师互助互学和共进共享的广阔平台。

  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王祖琴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推进学校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推进课堂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他希望我省各中小学通过实施“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实施二部特邀专家、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彭水成作为特邀专家在会上发言。彭水成认为,“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是一个好平台,一定能够帮助我省各地解决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好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课题组核心成员、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辛素飞博士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辛素飞博士的学术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给与会者带来了思想的冲击,也为湖北省的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校的教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在最后的基地校分组交流讨论环节,我省各地市代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何助推教师和学校育人能力、建设学校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湖北省特级教师、首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校长张德兰表示,将借助“中国好老师”这一平台,与襄阳基地校共同体一起,为培养出具有襄阳气派的“中国好老师”而努力。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