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招生火爆

    荆楚网  2014-10-14    

  2014年秋季新学期伊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迎来了786名新生,报到率突破90%。这也意味着,从2010年至2014年,计算机学院招生人数已经连续5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近两年人数一直保持在750人以上。目前计算机学院在校人数已经突破2200人,与10年前计算机专业风靡时人数持平。

    2005年前,在高校扩招和“计算机热潮”背景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生源充足,年均招生近700人,最高招生近750人。随着全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同质化严重、生源危机日益加剧,计算机学院招生不断萎缩,最少的一年招生只有400余人,近乎“腰斩”。

    2010年麦可思研究报告问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由热门专业被列为所谓“红牌”专业,成为家长和考生需要谨慎填报的高职高专专业。这促使计算机学院积极寻找对策,以职业岗位为基础,拓展专业发展的新空间。

    面对严峻形势,计算机学院大胆创新,锐意开拓,坚持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做实中高职衔接拓展生源;在确保就业率基础上提升就业质量——以“出口”带动 “进口”,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转向“巡航定速”。

  顺应市场经济新要求,刷新专业结构

  纵观全国各省计算机类专业出现招生严重萎缩,呈逐年下降趋势,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究其持续走下坡路的原因:一是专业普通,缺乏特色,二是没有特定的岗位,针对性不强。针对这种现状,计算机学院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从市场专业岗位名称采集入手,找准岗位技能要求,重构专业方向,设立了网络前端开发工程师、网络产品营销工程师、智能安防技术工程师等10个专业方向,刷新了专业结构。并以此构建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区域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确立了立足湖北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以“主动适应,服务发展”为原则,构建培养以4G手机软件和苹果IOS 应用和开发为主的的信息服务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湖北中职校,以“推进衔接,构建体系”为原则,创新适合中高职衔接的网络产品营销和网站前端开发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武汉网格城市管理,以“科学规范,体现特色”为原则,构建智能楼宇管理专业人才和IT运行维护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光谷软件园,以“继承创新,灵活设置”为原则,构建软件外包服务和信息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面向未来,着力应用”为原则,调研物联网和云计算专业人才市场,拓展专业新空间的专业主体发展思路。

  紧跟职业教育新形势,衔接中高职教育

  根据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要求,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各层次、各形式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人才培养结构全面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

  计算机学院紧跟职业教育新形势,在湖北省中职学校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技能型高考为载体付诸实践,衔接中高职教育。目前该院已经在中高职的专业上衔接、课程上衔接、素质教育上衔接做出了尝试。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课程衔接,“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只有课程的衔接才是最深入、最灵活的。”而课程衔接的重点就是要避免课程内容缺失和重复、职业技能倒挂、课程标准不清等问题,同时要适应不同类型生源(三校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为此,学院着力重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依据中高职对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分类和分层。在横向上,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课程体系分为文化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大类;在纵向上,根据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课程主要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高职课程主要体现技术性、创新性和拓展性,以实现应用型、管理型的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纵横衔接,形成了中职、高职学生能力、素质、技能有效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满足学生择业新需求,筑建就业快车道

  有好的出口,才有好的入口。该院一直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项措施,从认识自我、认识职场、求职简历、求职礼仪、求职法律常识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组建就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等多种活动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指明学生的就业方向。

  全员行动,拓宽学生就业市场。该院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并把就业工作纳入教师考核

湖北分站二维码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分站]
扫一扫 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